2025-08-26 06:48
8月23日,江门市举办“建续文脉·行以致远”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暨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与创新发展大会,来自省、市、县(区)各级主管部门领导、国内知名专家以及相关单位代表共15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江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大计,助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
大会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江门市政府指导,江门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席会议办公室、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分行冠名,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江门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江门又称“五邑”,素有“中国侨都”美誉。据介绍,江门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全广东唯一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以及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截至最新统计,江门现有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7个中国传统村落、5个历史文化街区,同时有289处历史建筑、243处文保单位等。
江门市副市长林健生在开幕致辞中强调,江门作为中国著名侨都和广府文化代表,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通过制度保障、匠心修缮与创新融合,扎实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他表示,江门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持续强化保护力度、深化文旅融合,全力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并恳请各方继续为江门建言献策、提供支持。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江南JN体育副厅长杨清淦充分肯定了江门市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名城申报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强调要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持续抓实基础性工作,全面梳理提升保护管理体系,积极探索活化利用新路径,稳步推进省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以申报促保护、强管理、活利用,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江门经验”。省住建厅也将持续支持江门相关工作,共同推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高质量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是金名片,但不是终身制。申报工作是起点,但是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还需要持之以恒地推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副总规划师赵中枢系统阐述了申报名城的标准、流程与核心要点,并分享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大会上,赵中枢、吴庆洲、张国雄、曹劲、马向明、陶诗琦、欧阳仑等多位国内、省内权威专家,围绕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文化遗产价值挖掘、侨乡文化特色、保护实践案例等议题作了专题报告。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分院院长张弓结合曾经助推莆田市申报名城经验,提出“价值引领、保用并举、创新治理”的实施路径,倡导以申报为抓手推动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庆洲、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结合江门特点指出,江门的侨文化是其申报国家名城最显著的优势之一,深入挖掘了江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深刻论证了江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卓越条件与充分理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还结合系列极具代表性的实际案例,深入展现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复杂内涵与关键要点。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还邀请了九江市住建局二级巡视员石峰分享九江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实践与成效,为江门提供了有益借鉴。九江市于2022年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江宁表示,江门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认真吸纳各方建议,扎实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与名城申报工作,推动侨乡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Copyright © 2022-2028 江南JNSport体育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桂ICP备42051364号